電廠減排二氧化硫的主要途徑有:煤炭洗選、潔凈煤燃燒技術和煙氣脫硫。煤炭洗選目前僅能除去煤炭中的部分無機硫,對于煤炭中的有機硫尚無經濟可行的去除技術。潔凈煤燃燒技術雖已有成熟的商業化技術,但單機容量都不大;且投資大、技術要求高,難以在短時間內在國內大面積推廣使用。煙氣脫硫經過了近3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成熟穩定的技術,在世界各國的燃煤電廠中各種類型的煙氣脫硫裝置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石灰石——石膏法(濕法FGD)
工藝特點:石灰石——石膏法能廣泛地進行商品化開發,且其吸收劑的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廢渣可作為商品石膏回收。由于吸收塔內吸收劑漿液通過循環泵反復循環與煙氣接觸,吸收劑利用率很高,鈣硫比較低,脫硫效率可大于95% 。
爐內噴鈣尾部增濕煙氣脫硫工藝(LIFAC)
工藝特點:在燃煤鍋爐內適當溫度區噴射石灰石粉,并在鍋爐空氣預熱器后增設活化反應器,用以脫除煙氣中的SO2。其工藝投資少、占地面積小、沒有廢水排放,有利于老電廠改造。
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工藝(干法FGD)
工藝特點: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工藝由吸收劑制備、吸收塔、脫硫灰再循環、除塵器及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該工藝一般采用干態的消石灰粉作為吸收劑,也可采用其它對二氧化硫有吸收反應能力的干粉或漿液作為吸收劑。
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效率可大于95% ,是世界上應用廣泛的一種脫硫技術。
![]() 選礦,將石灰石破碎,磨成 200-300目的粉料 |
![]() 將石灰石粉加水制成漿液作為吸收劑泵入吸收塔與煙氣充分接觸混合 |
![]() 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漿液中的碳酸鈣以及從塔下部鼓入的空氣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硫酸鈣,硫酸鈣達到一定飽和度后,結晶形成二水石膏。經吸收塔排出的石膏漿液經濃縮、脫水,使其含水量小于10%。 |
![]() 用輸送機將脫水石膏送貯倉堆放,脫硫后的煙氣經過除霧器除去霧滴,再經過換熱器加熱升溫后,由煙囪排入大氣。 |
電廠脫硫工藝中需要使用到我公司生產的中速T型磨粉機與立式磨。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空氣二氧化硫污染嚴重,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是引起我國二氧化硫污染日趨嚴重的重要原因。煤火力發電站是煤炭消耗的主體,其排放的二氧化硫已接近全社會排放總量的50%。這一特點決定了控制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是我國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控制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又是控制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突破口。自2000年始,國家制訂了《兩控區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在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控制區(兩控區)內,將削減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的放在火電廠污染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燃煤的煙氣脫硫技術是當前應用廣、效率的脫硫技術。對燃煤電廠而言,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FGD將是控制SO2排放的主要方法。目前國內外火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主要發展趨勢為:脫硫效率高、裝機容量大、技術水平先進、投資省、占地少、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等。